為何市場認為美國明年會降息
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及國際收支平衡,一向是央行貨幣政策四大目標,而物價穩定更是所有政策中的重中之重;是以,即便經濟復甦乏力,但美聯儲還是在通膨壓力下連11次升息,將聯邦利率上調至5.25~5.50%。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即便剛公布的美第三季GDP初值創近兩年最快增速,剛公布的美聯儲FOMC會議紀要,持續釋放鷹派信息;但上周,金融市場仍以美明年經濟增長放緩、美聯儲肯定會降息為由,提前上演一波慶祝行情,這箇中道理確實有點耐人尋味。
美聯儲。
金錢堆砌 華而不實的美第三季經濟增長
為應對疫情衝擊,美赤字率自疫前平均3~4%,大幅跳升至2020年及2021年的14.7%及12.1%;統計近四年來,美政府至少累計編列9兆美元赤字預算,且泰半透過移轉性支付直接發錢給美國人民;老百姓有錢就大肆消費,消費又占美GDP比重七成,消費大好美第三季GDP環比當然大幅增長。
(一)直昇機大灑錢
美消費者這波財富大增與勇於任性花錢,除受政府政策補貼及直接發錢等因素助益外;尚得歸功於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房價股價大漲、家庭財富增加與家庭債務利息支出大幅減少等因素。
自疫情爆發以來,除美股暴漲近倍外,美20大城市平均房價指數至少上漲50%;加上,次貸危機以來,受聯邦政府積極推動消費者保護政策影響,泰半住宅抵押貸款均採固定利率;以致,美房貸利率雖自去年3月起一路飆升至今年10月的8%以上,但最常見的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卻僅3%左右;這一長一消之間,當然伴隨美消費者的消費動能大爆發。
(二) 有錢就是任性
疫情以來短短四年時間,美消費者房地產資產規模淨增14兆美元、股債等個人金融資產增近30兆美元、全國支票帳戶及儲蓄帳戶現金持有量中間值飆升30%;但在此同時,美家庭部門新增負債總額卻僅3.3兆美元。
連帶使得,美家庭平均償債支出占家庭收入占比,得以創1989年聯準會開始調查以來新低水平;美家庭部門淨資產得以自疫情剛爆發時的111兆美元,跳增至今年Q2的154兆美元;美家庭儲蓄率得以自疫前的5~7%,跳升至2020年及2021年的20%甚至30%以上。
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家庭累計至少2兆美元以上超額儲蓄;凡此說明,為什麼美物價不斷飆升、銀行利率持續上揚,但消費者不僅不叫苦反更勇於消費。
美國家庭累計至少2兆美元以上超額儲蓄,使消費者更勇於消費。
子彈即將用盡 明年消費動能驟降
受美政府補助即將耗盡影響,美家庭儲蓄率自2020年4月最高時的33.8%,驟降至2022年的3.5%及今年9月的3.4%;數據顯示,80%美國人現金儲蓄已較疫前大幅減少,美家庭超額儲蓄已自2021年8月的2.1兆美元,下降至今年9月的5,300億美元;依近年平均每月消耗708億美元估算,美超額儲蓄尤其中低收入簇群超額儲蓄恐將於明年年中子彈用盡。
IMF今年10月公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時,雖將美2023經濟增長自7月預測時的1.8%上調至2.1%;但有鑒於美居民收入增速放緩、疊加超額儲蓄即將消耗殆盡,反保守預估美明年經濟增長僅1.5%,來到除金融危機及疫情之外的歷年相對最低水平;美銀研究團隊更悲觀,甚至將美明年經濟增長率大砍至僅剩0.7%。
市場深信升息循環已近尾聲
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美10月非農就業增長放緩超乎預期,失業率並創近兩年新高;金融市場愈來愈相信,明年下半年美聯儲會反向啟動降息循環。美聯儲監測工具顯示,12月聯邦基金利率維持不變機率雖已上升至95%,但明年8月反大幅下降至18.9%;且36.9%人認為,屆時利率會下降1碼來到至5%~5.25%左右,更有29.9%的人認為會降至4.75%~5.0%。
觀諸歷次升息循環周期,終點利率維持高位平均時間6.5個月、中位數五個月,最長時間15個月、最短時間三個月。美聯儲本輪加息始於2022年3月,自今年7月加息後,9月及11月已暫停升息;且7月加息後的終點利率迄今已維持近四個月,即便12月再加息一次,依歷次升息循環終點利率維持高位平均六個月估算,明年年中也應是這波升息循環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