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明年春暖花開?
今(2023)年應該是市場公認科技業最辛苦經營的一年,原本滿心期待的需求大爆發,硬生生的被超額庫存給潑了一大盆冷水;但值欣慰的是,日前市場傳出,華碩營運已重回正軌、台積電聯發科營收紛紛創高及韓記憶體IC出口16個月後首現正增長等喜訊。種種跡象顯示,全球科技業已逐漸走出寒冬、迎向春暖。
惟應注意的是,即便超額庫存已泰半去化,但手機等終端產品產業,確也存在市場已臻成熟、功能創新已漸碰壁等事實;因此,面對即將到來的全球科技產業景氣復甦,樂觀之餘仍應不忘審慎。
筆電及手機產業超額庫存已泰半去化。
筆電、手機等超額庫存已泰半去化
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除個人電腦龍頭企業華碩及宏碁庫存順利去化、Q2存貨周轉天數已重回疫前平均正常水平外;個人電腦芯片企業INTEL、AMD及手機芯片企業聯發科、高通等庫存周轉天數,仍較疫前兩年平均水平高出至少40%以上(手機芯片企業龍頭高通甚至多達146.45%)。
伴隨第三季財報公布,筆電及手機產業各生產環節廠商,確實傳出超額庫存已泰半去化喜訊;除華碩及宏碁等庫存周轉天數持續優化外,INTEL及AMD等亦分自Q2的134.33天及136.36天,下滑至Q3的130.43天與132.35天;聯發科庫存周轉天數減幅更大,自上季113.92天減至Q3貼近疫前兩年平均水平的89.11天;就連上半年庫存周轉天數表現最差的高通,亦自160.71天降至152.54天。
但勿忽略產業已成熟、市場已趨緩警訊
市調公司Newzoo報告顯示,2022年歐美日等先進經濟體智慧手機市場普及率已高約80%;即便是中國大陸,其市場普及率亦已高逾六成;而印度、東南亞及非洲等市場普及率雖未過半甚至不及40%,但泰半依賴中低端品牌及二手手機市場,方能撐起這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最大也是最後一片江山。
(一)中低端品牌及二手手機成增長主驅力
去年底,印度超越美國成僅次於大陸的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但其平均銷售單價卻僅約230美元;因此,除三星以16.2%巿占拿下印手機市場第一寶座外,七成左右市占幾全由大陸品牌所囊括;且值注意的是,陸企在中低端智慧手機市場掌握過半巿占競爭優勢,也同樣顯現在東南亞及非洲等新興市場上。
三星以16.2%巿占拿下印度手機市場第一寶座。
另TrendForce報告顯示,受功能創新不易影響,2022年二手手機整體手機市場占比已高近11%;且超乎我們想像的是,CCS Insight預測,2023年底的市面iPhone流通存量雖高逾13億支,但近半源自於二手手機買賣,這也難怪,智慧手機使用生命周期會愈來愈長。
(二)智慧手機使用生命周期愈來愈長
2007年iPhone2剛上市時,全球智慧手機銷售僅一億餘支,但才不過八年左右時間,隨即於2015年突破14億支大關;除初次購買者鼎力支持外,78%消費者的兩年重購換機潮,絕對是當時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快速增長主驅力。但受智慧手機新機功能創新已臻瓶頸影響,近幾年來消費者換機意願大幅下滑。
Strategy Analytics及TrendForce研究顯示,2019年及2022年智慧手機換機周期已大幅拉長至平均33個月與36至42個月;富比世報導更指出,加計二手手機使用生命周期,2024年起iPhone使用壽命將拉長至八年。凡此說明,為何全球智慧手機銷售會年年下滑,會自2016年創14.7億支銷售新高後,隨即以年減約4,500萬支速度,向下滑落至IDC今年預估的11.5億支。
青黃不接
科技業增長主驅力終究還是得建構在產品創新與功能的不斷推陳出新上,也因此,我們所耳熟能詳的新能源車、5G、AI、物聯網及工業4.0等,的確會成為明年驅動全球科技股反彈上漲主驅力。
但無可諱言的是,以筆電及手機等為代表的電子終端產品已泰半成熟,且除新能源車確已發揮破壞性創新功能、正式駛向成長快道外,AI等皆和此前已經喊了兩年的5G商用一樣,尚待市場去發掘及建立出一個真正能盈利的可持續性商業獲利模式。
也因此,正如市場預期,明年全球金融市場一定會在科技產業春暖花開及美聯儲降息預期下,迎來一波比較像樣的反彈行情,但樂觀之餘仍應不忘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