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考量 總裁陳岱樺:大陸為融資首選
為擴大集團規模,建霖集團決定上市後,評估了香港、台灣、新加坡及大陸資本市場,最後決定選擇在公司的發源地大陸上市。原因除能募集更多資金外,集團有九成九以上員工為大陸籍,建霖集團總裁陳岱樺表示,從募資、企業發展、員工激勵三方面來看,在大陸上市是最好的選擇。
輔導建霖上市的富拉凱投資銀行董事長劉芳榮也認為,台商透過資本市場融資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能避免很多風險。
陳岱樺受訪時談起上市起源,他表示公司財務狀況一直很好,所以經營20多年來從沒想過上市,但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經營層發現,若只運用股東們的自有資金或銀行借款,想繼續發展恐會受到限制。
建霖集團30日於上交所上市。
另一方面,陳岱樺指出,建霖集團董事長呂理鎮與副董事長文國良1990年在廈門成立建霖後,就一直堅持執行本土化戰略,在大陸廣招人才,並把這些專業人才變成「半家族」,建霖才能有現在的成績。因此為了讓長期跟隨建霖的功臣們有更好的發展舞台,公司於2014年決定上市,隔年正式啟動相關工作。
不過從決定上市到正式敲鐘這一刻經歷了五年時間,對此陳岱樺說,準備上市的時間較長無關公司體質,主要是在強化「內控內稽」上花了不少「勞力」活,例如要不斷跟客戶及企業所在地方政府溝通,還要不斷從ERP系統生成所需要的報表,加上大陸上市規定嚴謹,每一步都馬虎不得。
劉芳榮則補充,由於建霖在寧波、泰國、台北分別設有廠房與子公司,其中控股台北子公司需透過投審會同意,因此光是將這些分公司控進集團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陳岱樺認為,現在跟以前不一樣,大陸從審核制改成註冊制就是為了支持更多好的企業上市,「未來企業上市不再是0跟1的問題,只要你符合基本條框,有小問題都可以修正,在大陸上市其實不難,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台商在大陸上市。」企業想上市應該把當地資本市場擺在第一位,尤其是部分傳統產業,因為到了境外就有很多風險。建霖在中國,理所當然在中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