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害你


客戶揪團拉我一起去印度看看,類似印度投資考察的邀約,我手邊不下十幾團。

目前想去印度投資的台商多半是蘋果供應鏈,他們不是被限期改由印度出貨,就是被要求提交印度投資計畫,這和20多年前,台商被buyer要求改從大陸出貨,逼得台商不得不到大陸投資設廠如出一轍。

但事實是,除了鴻海或電子五哥等大型台商外,中小台商真正到印度投資的比例不高,因為中小台商沒有大公司雄厚資源,台商老闆在掂掂自己的年齡、公司人才和口袋有多深後,對要不要遠赴印度重來一次,當然會猶豫不決。

《華爾街日報》統計2022年11月底的前12個月進出口數字,中國與印度間的貿易總額在疫情下逆勢增長了49%,從這數字能看出,不管是大陸台商還是大陸當地企業,目前仍是從大陸出口到印度,並沒有真的把供應鏈搬到印度,因為就算在印度設立工廠,最後也會因為印度供應鏈不足,連顆螺絲釘都要回頭向中國供應鏈採購。

事實是,台商供應鏈板塊之所以往印度或東南亞國家傾斜,多半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決定,因為小老闆很清楚,多邊投資、分散自己有限資源,風險往往不降反升,中小台商本來就沒有跨國經營能力,要同時面對不同風土民情、不同語言、不同法律財稅環境的印度,談何容易?

因此,印度對台商的魅力不該只看製造價值,台商很少研究的印度內需市場也許更具吸引力;根據預測,三個月後,也就是今年4月中旬,印度就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全球25歲以下的人口,將會有五分之一來自印度。

再加上,有三分之二的印度人都在90年代初印度經濟自由化後出生,單從人口結構來看,毫無疑問,這一代印度年輕人將成世界上知識經濟和網路商品的最大消費族群,有了和中國一樣的市場基礎,印度未來出現自己的供應鏈,甚至冒出更多世界級企業,也沒什麼好驚訝。

少點製造思維、多點行銷業務角度去看待印度,我們會得到不同投資策略。中小台商進軍印度第一步不是買地蓋廠,而是租發貨倉庫、培養當地經銷商、建立印度銷售團隊,先把產品賣進印度,先打進印度供應鏈,先賺到錢後,再考慮要不要在印度設廠。

都說要害一個人,就建議他去開工廠,更別說去印度設廠,我膽子再大,也絕不敢害你……。

上一篇私房錢
下一篇再說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