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不依賴


疫情疊加以及美對中關稅與科技產品禁售政策等,開啟供應鏈在地化與脫勾大陸經濟的逆全球化趨勢;在此同時,美及歐盟為應對俄烏局勢,不斷藉由經濟及金融制裁手段重啟對俄新冷戰。

俄中合占全球GDP近二成,美歐日等先進經濟體占比更高達近五成;近年來,兩大陣營接連不斷的新冷戰重啟,為全球經濟迎來「不再唯美元及美元資產是賴、不再百分之百押注大陸世界工廠地位及不再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及糧食」等三個不依賴。

不再唯美元及美元資產是賴
受去美元風潮來襲影響,美元全球官方外匯儲備占比由歷年最高71%下降至去年Q3的59.15%,並創26年以來新低;在此同時,SWIFT報告顯示,去年12月美元國際支付占比相較2015年的45.3%足足下滑近5個百分點。

俄羅斯係最早加入去美元化行列國家之一,所持美元債券自2010年巔峰時期的1,763億美元下降至去年底時的39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美元結算比重,早於2020年Q4即下降至五成以下,今年元月俄羅斯央行美元外匯儲備占比更從此前最高的四成以上大幅下降至10.9%,人民幣反自2015年的0.1%大幅躍增至17.1%。


俄羅斯央行。

為應對西方制裁,俄羅斯宣布4月1日起購買俄羅斯天然氣需以盧布支付;上月27日波蘭及保加利亞成為第一波未以盧布支付被終止供氣合約國家;在此同時,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歐盟委員會已發布指導文件稱,在不違反制裁規定前提下,使用盧布向俄羅斯支付天然氣購買費用是可行的。

除歐盟執委會已開始思考如何強化歐元地位、減少使用美元,以緩衝隨時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外;石油美元地位亦開始受到挑戰,繼伊朗及委內瑞拉等重要石油出口國與中國大陸完成人民幣石油購買安排後,沙烏地阿拉伯亦正考慮將人民幣納入石油計價體系;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度亦想藉西方制裁之便,購買低價俄羅斯原油,開始與俄羅斯商討石油和武器貿易使用印度盧比和俄羅斯盧布結算之可能性。

另為擺脫美元依賴,中國大陸亦早於2015年即開始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今年2月底止,共1,287家金融機構參與,覆蓋103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累計交易人民幣51兆元、再創歷史新高。

不再百分百押注大陸世界工廠地位
始自於今年3月的深圳及上海疫情升溫,讓市場重燃生產基地是否分散?是否必須脫勾大陸世界工廠地位等熱議話題;世銀行長甚至表示,各國正戮力於供應鏈多樣化,以減少對大陸世界工廠地位依賴。

有鑒於2021年製造業總增加值連續12年拿下世界第一,大陸無疑仍是目前全球最大、同時也是最重要且非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可完全替代的生產重鎮;十三五規劃期間,大陸拋棄低附加價值世界工廠思維,朝高質量製造與世界市場方向轉型;去年開年的十四五規劃,科技創新及雙循環正式取代出口,成為未來帶動大陸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兩大驅力。

基於此,所謂脫勾大陸世界工廠地位並不意味現階段我們必須將大陸生產基地全數轉移、必須完全脫勾大陸內需市場;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一直聚焦大陸喪失世界工廠地位議題、一直把代工及生產力當作自己唯一核心競爭優勢,一直留戀大陸人口紅利時代之輝煌,反而容易輕忽大陸朝高質量製造及世界市場方向轉型之契機。

對台商而言,既要思考生產基地轉移也要兼顧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意即,與其只從供應鏈成本最低化角度出發、只討論如何將生產基地移出大陸,倒不如好好聚焦供應鏈平行思維,啟動「中國大陸+N」的多渠道供應鏈策略,並開始思考,要如何轉型才能同時掌握大陸的世界市場發展契機?

不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及糧食進口
俄烏開戰迄今,歐美連五次對俄祭出制裁,歐盟執委員會副主席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甚至透露,歐盟正研擬第六輪制裁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採取對俄施壓最大化、對歐盟自身損害最小化的「聰明制裁式石油禁運」;意採漸進措施、逐步切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日前市場亦頻頻出現歐盟將於今年8月及年底開始禁止俄羅斯煤炭及石油進口等訊息。

俄羅斯煤炭儲量全球占比15.1%、排名全球第二,出口排名全球第三,並占歐盟煤炭進口45%;俄羅斯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及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歐洲27%進口原油來自俄羅斯、四成天然氣仰賴俄羅斯供應;農糧產品方面,俄羅斯玉米出口全球占比雖僅2.2%,但卻是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國。


俄羅斯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圖為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煉油廠。

綜上所述,即便歐盟想藉由「聰明制裁」方式切斷對俄羅斯能源及農糧產品依賴,但受俄羅斯彼等產品全球出口地位幾無可替代影響,付出更高成本改從其他地區進口成為歐盟當下唯一選擇;受此影響,俄烏開戰迄今,不僅全球能源及農糧產品價格大漲,對俄依賴最深的德國更出現消費者信心指數連三個月下滑的窘境,德國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甚至從4月的負15.7大跌至負26.5、並創歷史新低。

德第二大能源業者意昂集團執行長認為,德國要擺脫俄羅斯天然氣依賴至少需三年以上時間,且付出的成本上漲代價不小;無怪乎,包括Ifo經濟研究院在內的德國五大經濟智庫4月27日聯合發布的經濟預測半年報顯示,冒然切斷俄羅斯能源供應將導致德國未來兩年至少2,200億歐元的經濟損失,並將德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4.8%大幅下修至2.7%,且若俄羅斯立即停供,德經濟增長率將大幅下修至僅剩1.9%。

上一篇伊於胡底?
下一篇雙碳風潮為台商迎來CMP的質變與量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