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 美歐元及人民幣可望呈三足鼎立新態勢


此前,受人民幣強勢升值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取代美元霸權地位一度成為金融市場最熱議話題;惟就全球支付金額與外匯儲備金額占比及金融市場規模與貨幣自由兌換度而言,兩貨幣確實存有很大一段差距;因此,人民幣取代美元霸權地位,本質上只能算是個假命題。

惟鑒諸歐元及其他非美元貨幣國際化歷程與近年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列車加速前行,十年後全球貨幣市場很有可能迎來美元、歐元及人民幣兩強一大「三足鼎立」新態勢。

三大動搖美元霸權地位的關鍵影響因素

去美元化浪潮來襲,包括中國大陸、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及歐盟等西方國家,近年來不約而同齊依託去美元化政策,企圖擺脫美元霸權逾半世紀來為自身金融市場帶來的不安與動盪:且自新冠疫情及俄烏地緣政治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的大肆降息對全球輸出通膨及美國不斷透過美元霸權地位對部分國家祭出制裁,更成為撼動美元全球霸權地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美聯儲直升機灑錢政策 倒逼各國競相減持美元資產
美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12月美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直逼31.4兆美元、法定債務上限達31.36兆美元;為此,金融市場開始擔心美GDP增速無法保證美債還本付息能力,也不相信去年以來的美聯儲強勢升息作為可力挽狂瀾,因此競相加入美債大舉抛售行列。

去年5月,全球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合計拋售美債341億美元,並創美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最大月度拋售規模;在此同時,美債最大持有國日本,持有美債金額自2021年11月最高峰時的1.33兆美元降至去年11月的1.08兆美元;第二大持有國中國大陸則連六個月減持、並創2010年5月以來持有美債金額首次跌破1兆美元大關記錄,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中國大陸持有美債金額已大幅下降至8,700億美元,並創2009年6月以來次低。


各國競相減持美元資產。

(二)美濫用美元霸權地位 加速各國減少對美元依賴
1976年美國與沙特等石油輸出國簽署石油以美元計價交易協議迎來石油美元時代,隔年美元全球外匯儲備金額占比來到史上最高的80.3%,確立了近半世紀以來的美元國際霸權地位;近來,受美元匯率動盪及美對俄羅斯及伊朗等國家不斷祭出制裁影響,各國央行不約而同搶搭去美元化列車。

伊朗及俄羅斯堪稱受美制裁影響最大的國家,因此最早在兩國經濟發展骨幹中的石油及天然氣出口貿易,鼓勵甚至強制要求貿易相對國採非美元貨幣結算。

在此同時,一向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的沙特亦開始接受多幣種貨幣結算石油貿易,同時擴大石油人民幣結算份額;而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的中國大陸為提升人民幣石油貿易的國際地位,除要求石油進口以人民幣結算外,上海期貨交易所更早於2018年即已推出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去年9月,陸企更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達成協議,以盧布和人民幣50比50比例支付俄羅斯對華出口天然氣費用。

令人玩味的是,繼俄羅斯同意印度以人民幣支付15.7萬噸煤炭進口費用後,原本被認為美國陣營的澳洲也在去年破記錄地同意陸企使用人民幣結算向澳洲進口鐵礦石。

(三)金磚國家、上合組織及拉丁美洲國家接棒去美元化
為應對2018年5月美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制裁,伊朗與十個歐洲國家發展出非美元跨境支付工具INSTEX;去年6月,占全球GDP至少24%以上包括中俄印等在內的所謂金磚國家,為降低美拒絕俄羅斯加入SWIFT支付系統影響,開始倡議類IMF的金磚國家版特別提款權SDR。

無獨有偶地,由中國和俄羅斯領導、占全球近半人口的上海合作組織,也跟進在去年9月舉行的各國領導人峰會上達成去美元化共識,同意成員國在進行雙邊貿易時增加本國貨幣使用。另值注意的是,一向被美國視為最安全後院、占全球GDP近5%的南美洲,也在農曆年前由巴西及阿根廷聯袂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峰會上宣布,將努力推進由南美國家自身推動成立名為「蘇爾SUR,意為南方」的類歐元統一貨幣,並期待能因此成為僅次於歐元的全球第二大貨幣區。


巴西總統魯拉(左一)和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左二)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正準備推出共同貨幣。

人民幣納入SDR 20年後可望跟進歐元成為全球第三大貨幣

SWIFT數據顯示,去年12月各主要貨幣美元、歐元、英鎊、日圓及人民幣分以41.89%、36.34%、6.08%、2.88%和2.15%排名全球前五大支付貨幣;IMF統計顯示,去年第二季止,各主要貨幣全球外匯儲備金額占比分為美元59.53%、歐元19.77%、日圓5.18%、英鎊4.88%及人民幣2.88%。

依彼等五大貨幣經濟體全球GDP占比24.16%、15.09%、3.24%、5.12%及18.37%數據分析,除人民幣外,美歐英日四大經濟體的全球支付金額占比/全球GDP占比約維持0.56倍~2.41倍之間,而外匯儲備金額全球占比/全球GDP占比則維持在較高的1.01倍~2.46倍區間。

美元獨霸全球支付及外匯儲備龍頭地位已近半世紀,而今,離1999年1月歐元區剛宣布成立才不過24年左右時間。受歐元崛起影響,不僅美元外匯儲備金額占比較史上最高的80.3%占比下滑至少22百分點,美元支付金額全球占比甚至在2020年時一度被歐元超越;直至去年才拜地緣政治衝擊歐陸經濟之賜重新拿回領先優勢,但與排名第二的歐元亦僅剩5個百分點左右差距。

如下圖所示,歐元區僅花24年左右時間就可讓支付金額及外匯儲備金額全球占比來到2.41倍及1.31倍;且即便以其他各主要經濟體的支付金額/全球GDP占比以及外匯儲備/全球GDP占比分析,亦泰半維持一倍左右水平。

而今,大陸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全球GDP及進出口貿易占比高達18.37%及13.5%),加上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來襲;因此樂觀預估,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SDR後的20年也就是10年後左右,貨幣市場應可迎來人民幣全球支付占比突破10%(兩強一大)及外匯儲備占比觸及15%(一強兩大)的三足鼎立新態勢。

上一篇大陸劃下人口紅利增長休止符
下一篇Google map視角下的兔年陸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