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2023經濟數據比一比


伴隨2023年走入歷史,兩岸經濟數據泰半完全揭露,受美脫勾政策影響,陸經濟前景堪慮、台成最大受益者似已成市場共識;也的確,從去年陸出口衰退、占美進口比重下滑及台對美貿易順差頻創新高等數據來看,陸似已毫無招架之力。

但進一步比較及分析兩岸經濟數據後發現,兩岸三角貿易重構,可能也是台對美出口出超頻創新高的另一重要影響因素。

同受不景氣影響 陸去年數據不比台灣差

一般人很容易陷入一種迷思,那就是陸經濟數據不佳,肯定受美友岸外包政策影響且台灣肯定受益。但為何去年大陸GDP增長從2022年的3%提升至5.2%,台灣反而從同期的2.43%下滑至1.4%?甚至以美元計,台出口衰退幅度還比陸高近4.3百分點。

再者,去年大陸對美歐出口衰退13.1%及10.2%,越南對美歐出口下跌9.6%,台灣接美歐外銷訂單衰退14.8%及30.2%;顯示全球經濟不景氣、歐美市場需求衰退等,才是影響去年兩岸經濟增長主驅力。


全球經濟不景氣、歐美市場需求衰退等,才是去年兩岸經濟增長主驅力。圖為紐約梅西百貨。

大家應都還記憶猶新,2021年兩岸均曾出現6%以上GDP及兩位數以上的出口增長;但眾所皆知,除低基期效應外,當年景氣盛况,實不乏業者搶建庫存及熱錢炒作等假性需求特性;也因此前兩年所遺留下來的全球過多市場超額需求,就得由兩岸去年的低經濟增長與出口衰退來承擔。

台灣已成功作好出口市場分散?

即便去年台出口衰退近10%,但樂觀者還是會以對陸港衰退、對美出超增長為由,認為台已成功作好市場分散。當然,如果大陸是台終端產品主出海口,那麼美陸占台出口比重一升一降,的確代表台已成功作好市場分散;但若大陸扮演的只是台商接美外銷訂單海外生產主基地,或許,美對中加徵關稅壓力下的兩岸三角貿易重構才是最重要影響因素。

(一)全球供應鏈及兩岸三角貿易重構
一直以來,那些堅信美拿下貿易戰首勝及台成功作好市場分散的人,其論點不外乎,陸出口衰退、墨西哥成美第一大進口國,以及台對美出口出超創高與對陸港出口依存度下降等。

無可諱言的是,墨西哥確係拜全球供應鏈重整與大陸產業外移之賜,取代大陸成美第一大進口國;但值注意的是,大陸卻依託中間品出口,一躍成為墨西哥第一大進口國。

而近年台對美出口出超大增、對陸出口依存度下降,除歐美需求衰退及台商移出大陸等因素外;為應對美對中加徵關稅壓力,台商重整兩岸三角貿易架構,把原本在大陸生產的接美外銷訂單陸續移回台灣出口也是關鍵影響因素。

(二)三角貿易重構 接美外銷訂單拿回台灣出口
美對中加徵關稅前的2017年,台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53.2%,資通訊產品比重93.5%,九成以大陸為主生產基地;也因此,當年接美外銷訂單1,377.9億美元,卻僅26.98%從台灣出口;凡此說明為何美對中加徵關稅前,台對美出超不及百億,對陸港出超卻高逾千億美元。

近年來受美對中高舉關稅大旗影響,台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從美對中加徵關稅前的53.2%下跌至去年12月的48.6%;台接美外銷訂單由台出口比重亦從26.98%大幅跳升至42.76%。

顯示台對美出超從不及百億躍增至355億美元,以及去年接美外銷訂單衰退14.8%,但對美出口逆勢增長1.6%;實肇因於台商為應對美對中加徵關稅,重整兩岸三角貿易架構,將原本在大陸生產的接美外銷訂單拿回台灣出口。

外資直接投資衰退 大陸並非特例

除產業外移外,外資撤出及外資投資大陸動向也一直為外界所關注;無可諱言的,早先搶搭人口紅利順風車的外資,確已將生產基地從大陸朝印度及東南亞轉移;但並不就此代表不會有市場紅利導向型外資青睞大陸内需市場,接棒成投資大陸新主力。


外資已將生產基地從大陸朝印度及東南亞轉移。圖為東南亞的服飾廠。

這也說明,為何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FDI金額大跌12%、美由前一年3,880億美元驟降至2,850億美元,但當年大陸FDI金額反增長5%。且即便市場擔心,受美脫勾政策影響,陸去年實際使用外資人民幣1.134萬億元、同比衰退8.0%;但依台經濟部資料,去年外人直接投資台灣總額同比減幅高達15.4%。

且值注意的是,按聯合國最新資料,去年全球前三大FDI目的地國-美國以3,342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而大陸則是以遠超歐盟逾300億的1,777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二;委實言之,除早期著眼於大陸人口紅利優勢的外資確已陸續外移外,相較於近年全球FDI金額增長,尚看不出境外FDI對陸內需市場開放的興趣有任何改變。

上一篇信心
下一篇AI 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