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赴陸IPO 提升內銷實力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邱顯比指出,「行業」是目前大陸官方對企業IPO審查的重要關鍵,大陸台商應將IPO上市規劃提高到公司策略層級,不能只埋頭於主業營運,要透過資本市場IPO建立品牌,提高核心競爭力。

由富拉凱投資銀行委託邱顯比及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進行的「大陸台商企業融資研究」,今年邁入第五年,今年白皮書的主題是「台資企業如何利用大陸資本市場募資與發展」。配合發布白皮書內容,富拉凱投資銀行與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11日在台北舉辦 「台灣銀行業利用A股資本市場開發大陸業務」研討會,同時為五年的長期計畫做總結,吸引近300名金融業人員到場聆聽。

在長期追蹤台資企業在A股IPO的發展後,邱顯比指出,目前在A股上市共有29家台資企業(上交所12家、深交所中小板11家、創業板六家),這29家台商IPO平均發行價格為人民幣12.15元,平均發行數量為0.53億股,平均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5.13億元,平均發行後全面攤薄本益比為30.4倍,IPO總募集金額為人民幣148.88億元。

他分析,台商相較於大陸資本市場同年度平均IPO的發行價格略低、發行數量較少、募資規模相對較小。

至於上市以來台資企業的股價表現,則以創下「T+A股」首例的亞翔集成最好。該公司2016年上市以來的平均收盤價為人民幣18.1元,漲幅高達255%,由於上市後台灣亞翔仍控股亞翔集成約53.99%,台灣亞翔的股價也隨之出現大漲,顯示子公司到大陸掛牌,有助推升母公司的股價表現。

邱顯比指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案例是2017年在上交所掛牌的艾艾精工,上市首日收盤價為14.1元,上市以來平均收盤價為32.6元,漲幅高達131%,該公司IPO成功的案例,凸顯大陸證監會對於中小企業抱持的保守態度正在轉變。

邱顯比指出,台商在陸上市,促進大陸市場內銷,可提升公司知名度,也有助建立品牌、人才招募。

不過邱顯比也表示,約有11家台資企業呈現股價下跌的現象,顯見大陸資本市場掛牌初期所獲高本益比股價,不易維持。

邱顯比分析,今年A股IPO七大趨勢,分為對獨角獸IPO即報即審、以CDR讓海外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對保薦機構提出更高要求、A股納MSCI新興市場指數、新股發行常態化、短期發行審核趨嚴、曾被否決的企業還有機會。

上一篇劉芳榮:T+A股 發展成熟
下一篇郭董打造中國科技股王 關鍵三數字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