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觀點

水清無魚

金融危機以來陸港股表現一直熊冠全球,全球股市大漲時未即時跟上,漲多回檔時卻跌更多;拜美聯儲大灑錢之賜,美股漲幅達2008年金融危機前最高點時的二至三倍以上,陸港股卻僅及八成或僅觸及高點。
受去年3月美聯儲重啟升息循環影響...

Read More

科技業明年春暖花開?

今(2023)年應該是市場公認科技業最辛苦經營的一年,原本滿心期待的需求大爆發,硬生生的被超額庫存給潑了一大盆冷水;但值欣慰的是,日前市場傳出,華碩營運已重回正軌、台積電聯發科營收紛紛創高及韓記憶體IC出口16個月後首現正增長等喜訊。

Read More

為何市場認為美國明年會降息

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及國際收支平衡,一向是央行貨幣政策四大目標,而物價穩定更是所有政策中的重中之重;是以,即便經濟復甦乏力,但美聯儲還是在通膨壓力下連11次升息,將聯邦利率上調至5.25~5.50%。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即便剛公布的...

Read More

人民幣國際化的表象與本質

美元全球霸權地位框架下,SWIFT支付及IMF央行外匯儲備占比,常被用來表彰一國或地區的貨幣國際化地位;今年9月人民幣支付占比再創新高、Q1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同比上升10.2%、Q2外匯儲備占比意外退居全球第六。
從數據表象看,有升有降,人民幣國際化...

Read More

開閘放水 雙管齊下振經濟

今年7月,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時,恰逢房市惡化、碧桂園爆雷、CPI負增長及通貨緊縮來襲;以致,摩根大通、巴克萊等外資金融機構同步下調大陸經濟增長預測,甚至認為,官方5%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肯定無法達成。
而今,走過普遍被看衰的2023年...

Read More

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

2013年9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第十周年,上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近十年來,雖西方主流媒體續維持...

Read More

金九銀十

投資、出口及消費,向為各主要經濟體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也因此,房地產市場下行以及通貨緊縮預期下的消費推遲與出口衰退,會被市場視為大陸經濟增長三大壓力。
在此同時,每年9月及10月本又是大陸消費旺季與房地產最佳銷售時期...

Read More

蝴蝶效應

管理學上蝴蝶效應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面對多變的產業環境變化,即便只是個小小的決定與行動,都可能掀起重大連鎖反應。
明年第四季,台積電日本熊本及美國亞利桑那州12吋晶圓新廠即將量產;或許對台積電而言,這只不過是日後財報併表時...

Read More

大陸經濟增長400接力賽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概況,數據顯示部分指標已呈回升態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由負轉正、年增0.1%;另生產者物價指數雖仍年減3%,但已是近五個月來最小跌幅,緩解不少市場對大陸深陷通貨緊縮困境的擔心。

Read More

冰川擠壓

最近,手機產業出現兩則冷熱截然不同的新聞報導,先是華為Mate 60 Pro熱賣,接著,iPhone 15因產品了無新意慘遭市場調降銷售預測;但眾所皆知,前者之所以熱賣,充其量,只能說是隱身華為突破美國技術限制背後的那份愛國心使然;而新款iPhone不再吸睛...

Read More

今年旺季平靜到讓人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不景氣時,一定要勇於投資,因為唯有如此,方能在景氣來臨時掌握新產能與景氣蓬勃之雙效;只是景氣谷底如何判斷,永遠都是企業選擇擴廠時必需面臨的最大挑戰。這就好比走在陰暗隧道裡,永遠都會疑惑,遠處亮光會否是火車頭探照燈、過早投資會不會被火車撞及?

Read More

友岸外包為大陸帶來產業空洞化危機?

上周媒體報導,Apple前十大供應商至少六家在越、印設廠,市場不免擔心,美國主導的產業移出大陸政策,勢將造成大陸產業空洞化危機。
然而,這波產業外移風潮並非大陸首例亦非全球特例,早在10年前,即有東莞及深圳的傳統產業台商,首開風氣之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