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憂鬱了⋯⋯


前年,有家已在香港上市的溫州精神病院想申請回A股上市,但最終沒通過審查,據說是因為招股說明書中,誇大了大陸每三人就有一人具憂鬱傾向。

在後來的發行審核委員會上,一位委員開玩笑的問這家醫院的與會代表,按三分之一比例來算,那當天與會的委員中,也有人有精神方面問題囉?

這怎麼得了,說什麼也不能讓手握投票大權的發審委委員有精神問題啊,情急之下,醫院的與會代表馬上往自己身上攬,說:

「今天七位尊敬的委員加上我方代表共十一人中,存在精神問題的是我方的四人,接近招股說明書揭露的三分之一比例,所以不存在誤導性陳述……。」

當然,這帖子肯定是網上開的玩笑,別太認真,但重點不是多少人有憂鬱傾向,重點是疫情期間有這麼多人被關在家裡,加上一會兒疫情不妙,一會兒經濟很糟,接連不間斷的壞消息,連我都快憂鬱了,怎麼可能只是三分之一人口的問題?

但我們的憂鬱恰恰是精神科醫生業務大好的保證,就是眼科醫生也成為疫情下的明日之星,因為疫情而改上網課,逼得小朋友整天盯著小小的螢幕,視力豈有不惡化的道理?所以眼科醫生被投資者追捧自然不難理解。

愛爾眼科是家在A股創業板上市的醫院,今年第一季雖然也受疫情影響,淨利潤比去年同期整整掉了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但股價不但沒跌,還漲回近期的高點,本益比接近一百倍不說,市值居然超過人民幣1,300億元 (約合新台幣5,700億元),誇張的是居然比聯發科的市值新台幣5,500多億還多……。

無可否認,疫情對台商未來的投資、擴廠等決策將產生深遠影響,除了在行業選擇上,類似精神科、眼科等因疫情而被看好的醫療產業,無疑是很好的投資標的外,台商未來在投資地點選擇上,除了傳統的成本、勞動力、能源、運輸配套等基礎因素外,當地的公共衛生環境,和官方面對疫情危機的動員能力,重要性甚至會超過傳統投資要素的考量。

如果你還在為疫情而憂鬱,那你真是落伍了,我們應該從未來看現在,思考現在該做什麼;而不是從現在看未來,去煩惱未來會變得怎樣,與其整天擔心今天的疫情,不如多想想疫情過後的機會在哪?

別再憂鬱了,現在不是憂鬱的時候。

上一篇下一個馬雲
下一篇Plan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