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0年的成長與蛻變


6月上交所才剛宣布上證指數30年最大變革,7月隨即迎來A股市值再破10兆美元;9月9日創業板成交再超主板並續創歷史新高,五天後的9月15日,A股上市公司家數正式突破四千(與上次突破三千家相距時隔不到四年)。

上周A股收盤市值與1990開市當年老八股(開市前既已發行之八檔股票)總市值相比足足增長3.3萬倍;30年來A股市值不僅繼GDP之後排名全球第二,更且在結構上出現不少成長與蛻變。

30年不長但變化很大

A股已發展成1.7億投資者、成交金額逾人民幣1.5兆元、上市公司家數四千家、總市值穩居第二的全球最重要資本市場之一;30年來共歷經四次大牛市,第一次出現在1996~2001年,本益比從17倍提升至60倍,因此又稱估值行情。

第二波從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拜股權分置改革、大批藍籌股上市、上市公司業績不斷增長及開放QFII等利多之賜,A股創下五倍漲幅、同時也是史上最強牛市。第三波與全球股市一樣,均屬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跌深反彈行情;2014至2015年的第四波牛市,則是受惠於IPO發行業務的逐漸常態化與兩融業務的蓬勃發展。

A股總市值仍具翻倍潛力。

中金公司7月發布最新報告指出,未來五至十年大陸證券化率(各類金融證券總市值占GDP比值)將從目前的60%左右提升至國際市場中位數的100%附近,A股總市值仍具翻倍潛力。

次級市場投資主流三階段演進

回顧A股30年發展,剛開始上市企業少且質量差,稍一個政策改變就為市場帶來巨大波動,第二階段由資金行情帶動、藍籌股為主流;近來拜全方位對外開放之賜,外資影響力漸增,科技股成為市場新寵。

2019年市值百強龍頭有20檔年內股價創高逾十次,韋爾及立訊精密等高科技股分別高達29及27次,僅次於牧原股份排名第二及第三;此外,亦有23檔科技股年內股價翻倍、12檔年內逾十次以上股價創歷史新高。

科創板開板滿周年就有六家公司市值破人民幣千億元,中微更僅用了123天就成為首家市值破千億的科創板企業;2007年10月上證指數創6,124.04歷史新高時,科技股市值百強公司僅二家、市值占比1.43%;去年9月增長為11家、市值占比躍增至7.13%。


中微僅用了123天就成為首家市值破千億的科創板企業。

長江證券A股上市公司一級行業分析,A股四千家左右上市公司中與高科技相關之醫療保健及電子、計算機行業均逾250家以上,排名第二及第四、第五,合計家數占比22.4%;但招商證券分析,2010年迄今A股巿值十倍成長類股排名中,醫藥生物類股排名第一占比28.21%、電子類股次之占比23.08%。

優質公司不再成為稀缺資源

2018年以前IPO堰塞湖一直是大陸資本市場改革亟待解決且非常棘手的問題,2012年待審IPO(初次公開發行)企業高達809家;近年來透過增量+存量的市場化改革,優質上市公司已不再是稀缺資源,創業板及科創板的優異表現也為A股發行帶來不少正面示範作用。

(一)IPO企業質量獲明顯改善
證監會2017年9月新聘第17屆發審委,剛滿一年時共審核了260家次企業的IPO申請,過會率53.85%;雖創2009年以來新低,但也因此解決困擾多年的IPO堰塞湖問題,候審企業從2018年初的484家減少至244家。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截至今年1月3日止,A股雖僅118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但2019年的18家退市數量已創下A股30年來的年度最高值;今年截至6月4日亦有七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加上通過出清重組的11家公司退市,今年上半年的退市家數已與去年全年相當;不僅IPO堰塞湖問題獲得改善,上市公司及申請IPO企業質量也因此獲得大幅提升。

(二)即報即審、即審即發成新常態
Wind統計,發審委2019年共審核164家企業首發申請、過會率84.15%,較2018年的57.51%大幅提升,但在審核從嚴背景下亦有74家擬IPO企業主動撤回;今年上半年即便有疫情因素干擾,但證監會已核發82家公司的IPO批文、平均每周三至四家,過會率95.1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9.47個百分點。

在科創板及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之前,A股IPO制度歷經了2000年以前的審批制、2000年以後的核准與詢價制及2004年開始實施的保薦人制度。拜新股IPO逐漸從核准制朝註冊制方向發展之賜,2016年以前的A股IPO審核周期一般在三年以上,但2018年的審核周期已直接壓縮到九個月左右;而今,更且已基本實現所有在審企業即報即審、審過即發。

上一篇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現況
下一篇陸換道超車 伺機從半導體第三次競爭力轉移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