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與回購


8月1日大陸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文指出,將繼續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重要內容;由於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唯有在預期公司未來盈利增加及公司發展前景可期情況下,才會回購與增持自家公司股份。

因此,不論是今年3、4月證監會等聯合發布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力度通知,或是5月國資委發布提高上市央企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均一致強調,要運用上市公司回購及大股東增持股份方式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合理回歸。


大陸證監會主席易會滿。

增持與回購相關法令規範
股票增持係上市公司大股東與董監高等個人或法人,透過次級市場買入或增持自家公司流通在外股份;增持與否端賴大股東等的自由意志決定,但證監主管機關對大股東等的增持行為均訂有明確的信息披露、內線交易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制度。

股票回購係指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資金依法從次級市場買回自家公司股份,今年1月7日,上海及深圳交易所分別修正並發布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7及第9號回購股份通知;允許已上市滿一年的上市公司,於公司股票收盤價低於最近一期每股淨值或連續20個交易日內股價跌幅累計達30%時,可利用自有資金或透過發行普通股取得之超募資金或經由金融機構借款等渠道所取得的合法資金;在為維護公司價值、股東權益或為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及股權激勵等目的下,從次級市場購回自家公司已發行在外流通股票。

新法公布後 陸股駛上增持與回購成長快車道
自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要發揮市場內生穩定機制、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及4月證監會及國資委等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通知後,回購與增持自家公司股份的A股上市公司家數駛上成長快車道。

今年第一季,A股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自家公司股份月平均家數僅107家;但自證監會發布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力度通知後的4月及5月快速增長至132及204家,今年6月更一舉躍增至365家。

同花順數據顯示,迄8月9日止,已有879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自家公司股份,較去年同期增長20%,已完成回購金額高近700億人民幣;另值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亦有457家A股上市公司大股東完成2,438次股份增持,合計增持金額人民幣549.49億元。

依行業別分析,電力設備、輕工製造和機械設備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金額比較高的前三大行業;至於上市公司回購自家公司股份比較多的行業,則以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及化工等五大行業最為熱衷。

受地緣政治及今年2、3月間深圳、上海疫情再起影響,上證指數自年初開紅盤時的最高3,651.89點一路下跌至4月27日最低時的2,863.65點,直到今年5月才開始落底反彈重新站回上升軌道;值此股市低檔震盪時期,A股上市公司與大股東頻頻宣布回購及增持自家公司股票,無非是要向市場傳達,公司管理階層確實非常看好自家公司的中長期發展前景。


圖為上海南京西路戶外螢幕顯示當日滬深股市。

增持與回購政策的雙面刃
從積極角度看,上市公司回購自家公司股份,一來可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吸引市場資金青睞公司中長期投資價值;二來,透過上市公司流通在外股份回購可減少在外流通股數、緩和市場賣壓穩定股價;最後,上市公司亦可透過回購再註銷公司股份等方式提高公司每股獲利能力。

另就消極面而言,上市公司回購自家公司股票並註銷股份後,亦可提高原有大股東持股比例及其對上市公司實質控制能力,降低公司被外部非控制股東惡意收購風險。

姑且不論,上市公司及重要股東宣布回購或增持自家公司股份,究係為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為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及股權激勵?為避免被惡意併購?亦或只是為了要搶救股價、避免公司價值被低估?我們從A股上市公司近期已對外披露信息中可發現,今年以來,八成左右A股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份,均係為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等目的。

2019年11月18日中弘股份因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股票面值被深交所強制終止上市,成為首家因股價連續低於面值被強制終止上市A股上市公司;而今,拜股份回購政策之賜,上市公司得以以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為由實施股份回購政策,多少可避免重蹈中弘公司因股價連續低於面值而被交易所要求下市之覆轍。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雖有如上諸多優點,但政策總有一體兩面、總會利害參半兩面刃;有些公司會為了提振市場信心拋出回購政策,待吸引買盤湧入後再虛晃一招祭出各種理由終止回購,最後不免引來監管機關關注,但投資人卻已深陷套牢風險。另有些公司常連續多次宣市實施股份回購,如此一來,不免讓人懷疑公司是否因前景堪憂才會一直用回購股份方式護盤。

最後也最值得討論的是,景氣低迷時期,上市公司的閒置資金究竟該以維護公司市值為由,優先購回自家公司股份?亦或應考量公司中長期發展,趁景氣谷底、競爭對手泰半不想或不敢投資時,勇於將資金用於本業發展,俾便在下次景氣來臨時、完全掌握產能與產業景氣一起蓬勃之雙效。

上一篇台幣及人民幣會否加入競貶行列?
下一篇談美芯片法案宜避免劃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