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能源車換道超車成功四關鍵密碼


歷時一年半的醞釀與討論,美晶片法案在美東時間8月9日由總統拜登簽署生效;其後,拜登又簽署了通膨削減法案,試圖將大陸排除在美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名單之外,以防堵大陸換道超車成功。

美國接連祭出先進製程設備與EDA禁售政策,確實影響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發展,但從以下四個關鍵數據看來,大陸車企已換道超車成功、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領頭羊地位。

擺脫缺芯困境 陸企繳出三位數增長亮麗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產業無一倖免,同遭芯片缺貨、供應鏈瓶頸與需求萎縮壓力,惟大陸新能源車企卻能產銷同旺,並以三位數增長,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大陸新能源車企以三位數增長,創歷史新高。圖為北汽昆明工廠。

受芯片缺貨影響,今年前七月大陸汽車生產同比增長0.8%,向有汽車之城美譽的底特律甚至出現無車可賣傳聞;但值玩味的是,電子元件需求更為殷切的大陸新能源汽車生產卻逆勢增長1.2倍。中汽協公布今年前七月汽車銷售同比下降2%,於此同時,公安部及乘聯會發布的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新註冊數據、新能源汽車出口數據,以及前七月的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數據,卻同比增長100.26%、113%及121.5%。

2009年大陸一躍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但引擎或傳動系統等核心技術卻仍由歐美等百年車企所掌控,陸企彎道超車成功機會微乎其微;惟近年來,大陸新能源車企挾先占優勢及政府政策支持、供應鏈完整等優勢,不僅以三位數同比增長率換道超車成功,更領先歐洲,成為第一個超越四分之一市場滲透率門檻的主要經濟體。

挾26.7%市場滲透率優勢 進軍海外市場
大陸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七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22.06%,7月的單月零售市場滲透率更一舉突破四分之一門檻,來到26.7%;不僅較去年同期14.8%大幅提升11.9個百分點,更遠超歐洲目前的20%及美國5%左右的市場滲透率。

拜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之賜,陸企一躍成為全球新能源車市主力品牌;CleanTechnica公布2021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數據顯示,2021全球新能源車累計銷量650萬輛,TOP20品牌占比73.3%,其中,單大陸品牌就有八家;今年6月的全球電動車TOP20熱銷車型中,亦有14款大陸品牌車型入榜。

近年來,陸企挾國內市場銷售大幅增加優勢競相布局海外,尤其聚焦在傳統燃油汽車品牌大本營、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歐洲;受歐洲汽車品牌主場優勢影響,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在歐洲新能源車市的市場排名僅能屈居第三,整體陸企在歐洲新能源車市的合計銷量亦僅排名第八。

但值注意的是,繼今年7月宣布參加10月在法國舉行的巴黎車展後,陸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宣布,將透過與當地汽車公司合作方式,自本(9)月起開始在以色列銷售新能源汽車;另亦將與歐洲經銷商集團Hedin Mobility合作,自10月起,開始在瑞典和德國市場銷售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品,並自2023年起陸續推出新能源SUV汽車、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


大陸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

2:1 充電樁基礎建設全球增長最快
今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起歐盟27個會員國不得再銷售新燃油汽車提案,並訂下電動車充電站最大間距不得超過 60公里規定;國際能源署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顯示,迄今全球共有1,650萬量電動車上路,但車樁比卻遠低於合理的2:1水準。

即便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占比53%、公共快充充電樁建置數量全球占比82.6%,但大陸目前的充電樁比仍高達2.55:1,更遑論歐洲的8:1及美國去年的18.2:1。在十四五計劃廣建公共充電樁政策支持下,今年上半年大陸增建完成130.1萬座充電基礎設施,相較同期26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售,車樁比已達國際能源署2:1目標水平。

相較車樁比,合理的充電樁分布更有助於緩解充電焦慮問題;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數據顯示,高近70%的歐盟充電點集中荷蘭、德國和法國等三國,且至少有十個歐盟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駕駛仍無法擺脫充電焦慮。

上(8)月25日大陸交通運輸部等聯合印發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力爭年底前,除高寒高海拔區域高速公路服務區外,均能提供基本充電服務;且2023年底前,將在一定條件下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及站點提供基本充電服務,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一條龍式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
百年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幾乎全由歐美日韓等百年汽車品牌所寡占,大陸車企確定無法在此領域彎道超車;但新能源汽車產業,因電子系統產品成本占比高逾六成,所有遊戲規則打掉重來,不論新舊造車勢力,大家都得重新站回起跑點,為大陸新能源車企迎來絕佳換道超車的機會。


成都新能源汽車工廠,汽車電池組裝。

大陸新能源車企不僅建立完成一條龍式產業供應鏈,更在新能源汽車三大重要組成電池、電機及電控領域具一定領先優勢。以整車成本占比至少四成的動力電池系統為例,相較於燃油汽車引擎的一片技術空白,大陸動力電池廠商合計全球市占56%。

今年上半年,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及排名第三比亞迪的全球市占已直逼34.8%及11.8%;反觀排名第二的韓企LG能源及排名第四的日本松下,全球市占卻意外下滑9.4及5.4個百分點。誠如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所言,中國大陸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與電動汽車已領先全球,無論您如何評價中國大陸,但都得承認這已是事實。

上一篇談兩岸貿易依存度下降兩主要誤區
下一篇台幣及人民幣會否加入競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