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地方經濟壁壘


2020年5月大陸中央首次提出雙循環概念,藉由振消費、擴內需等國內外經濟大循環,增強經濟發展靱性;惟當時,針對內循環的實踐與落實,市場仍充斥著各式各樣不同解讀。

上周一,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例行吹風會,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介紹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年多來初步成效;我們發現,十四五規劃內循環,正透過市場制度統一及過當市場干預與不當市場競爭行為消除,獲得進一步暢通;其中,又以消除地方經濟壁壘、釋放市場潛力這一項,最值得我們去重視。

魚與熊掌難以兼得

為應對亞洲金融風暴之衝擊,1998年大陸開始實行積極財政政策,隔年進一步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在此同時,中組部於1998年頒布了黨政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工作暫行規定,首次將經濟發展速度、財政收入增長幅度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等,列為績效考核首要參考指標。

2001年大陸加入世貿組織,開始邁向GDP猛爆性增長時期,2012年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及第二大進口國;單2000至2013年14年期間,就有12個年度的GDP增長超過兩位數水平;即便後來經濟量體已逐漸變大,但2011至2015年的五年期間仍能保有近8%左右的GDP年平均增長。


2001年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

無可諱言的是,中組部1998年所印發的以GDP增長為主要參考指標的幹部績效考核制度,的確在大陸近20多年來的高速經濟增長實踐過程中,挖掘出不少民間資源潛力、起到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驅動作用。

但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伴隨高經濟增長背後,卻也迎來地方幹部為績效不計成本盲目投資,地方政府熱衷新城區建設、大量開發產業園區招商引資,以致,環境污染日益惡化、產能供給快速過剩、產業鏈同質化競爭及留下不少爛尾樓風暴。

凡此說明,為何大陸中央會自2016年起開始揮別盲目的猛爆性宏觀經濟增長,改朝微觀的高品質經濟增長方向轉型;為何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出要抓牢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何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的2013年12月,中組部會早一步下發改進地方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通知,並明確提出,不能只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地方政府主要考核評價指標、不能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

綜上所述,入世不過短短20年左右時間,大陸經濟確實迎來前所未有的高GDP增長表現,但卻也因此付出,產能供給過剩、地方債務大幅增加及地方政府保護壁壘愈築愈高等代價。


地方政府熱衷新城區建設,導致留下不少爛尾樓。圖為山西省太原市爛尾樓「泰禾金尊府」。

破除地方政府保護壁壘與行政性壟斷

為應對2008金融危機,大陸提出人民幣4萬億擴張計劃,引來鋼鐵、煤炭等相關產業產能嚴重供給過剩,在此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打好三年藍天保衛戰政策適時被提出,並於2018年將重點行業過剩及無效產能完全清除。

另一方面,大陸地方債務餘額確實可觀,但財政部官員已一再表示,地方債務問題重在分配不均不在餘額太高,政府財政依然健康、債務風險依然可控;也因此,破除地方政府保護壁壘及其行政性壟斷,成為大陸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最重要關鍵舉措。

(一)制止地方濫用行政權力
受經濟增長及債務負擔雙重壓力影響,地方政府基於自身經濟發展與稅收收入考量,難免會透過行政干預為本地企業排除限制措施,甚至刻意設置不公平准入待遇,限制外地企業加入競爭;此舉,對地方經濟短期發展絕對有好處,但長期而言,反而阻礙統一大市場建設進程,甚至削弱大陸企業國際競爭力。

為此,大陸中央開始實行「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不再由地方政府個別發布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此後,地方政府將只能依法扮演中央法規裁判員角色;如此一來,企業主體只要符合中央法規監管要求,即可自由進入全國各地方市場公平競爭。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起草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徵求意見稿)》今年5月12日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政策一旦落地實施,即可為地方政府不當干預市場行為提供更清晰的規範指引;地方政府行政權力濫用一旦被排除,大陸中央即可開始加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有效暢通國內大循環。

(二)市場換產業、資源換投資
綜觀大陸近20多年來經濟發展歷程,地方政府泰半圍繞「市場換產業、資源換投資」這句話作為各自經濟發展主軸;要拿下地方發展項目,企業就得承諾一定以上金額投資,即便投資金額過大或且不符原本預期投資效益,也不得不投,要不然就拿不到項目;無形之中,地方政府就會把攸關自身利益的政府保護壁壘愈築愈高。

如此一來,必然伴隨地方政府資源浪費及生產效率不足,甚至,不考慮自身資源優勢,跟隨潮流、一窩蜂發展同質性產業;在內捲及同質化競爭壓力下,造成產能供給過剩與全國性的資源錯置,此舉肯定不利大陸經濟朝高質量增長方向轉型。

未來,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框架下,各地方政府將向服務型政府方向轉型,專注發展適合本地資源優勢產業;但如此一來,一定會為弱勢資源地區帶來產業外流壓力、對當地經濟增長產生衝擊。

因此,在特殊情況下,中央就會通過移轉性支付方式來緩解弱勢資源地區的經濟發展壓力;這也說明,為什麼加快發展農産品冷鏈物流、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及健全縣鄉村三級商業網絡,會成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工作項目。


加快發展農産品冷鏈物流、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及健全縣鄉村三級商業網絡,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工作項目。

上一篇看到黑影就開槍
下一篇地方債的前世今生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