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先迎後拒


日前,美財政部長葉倫訪中,再度掀起政策補貼、產能過剩及陸低價商品所帶來的第二次中國衝擊議題。2001年大陸加入WTO,第一次面向全球輸出廉價商品,當時美國不僅展臂歡迎,更將之視為緩解全球通膨的最大功臣。

而今,同樣是大陸低價產品輸出,美國卻先迎後拒,無非是受到其高舉關稅大旗的影響,第二次中國衝擊僅大陸自蒙其利,甚至陸企已藉由中國低價衝擊,打破美國所訂全球供應鏈遊戲規則、挑戰美企全球品牌地位、嚴重衝擊美企核心利益。

第二次中國衝擊僅大陸自蒙其利

自2001年大陸加入WTO至美對中加徵關稅後的20年左右時間,美消費物價指數年增率自2000年以前的2%至5%,向下滑落至0.12%至3.84%;這其間,大陸低價商品輸出功不可沒。然而,自美對中加徵關稅以來,美CPI年增率大幅攀升至4.79%~8.0%,當然全球惡性通膨絕對是關鍵影響因素,但也說明第二次中國衝擊僅中國自蒙其利,美國已無法實質受益。

(一)以舊換新政策一箭雙鵰
設備購置占陸固定投資18%左右,因此按日前國務院及商務部等印發的工業設備及消費品以舊換新方案看,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將有助大陸未來幾年工業領域投資增長。另相較歐美等先進經濟體至少70% GDP 消費占比,過去十年,陸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平均貢獻才僅50.4%;且值注意的是,陸汽車等耐用消費品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比重至少三成、改建投資占建設部門投資比重近15%,因此汽車、家電及家裝廚衞等產品以舊換新方案,肯定成為大陸新一輪消費需求新主力。


汽車、家電及家裝廚衞等產品以舊換新方案,肯定成為大陸消費需求新主力。圖為民眾選購小家電。

(二)以舊換新市場潛力驚人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大陸汽車保有量3.4億輛,其中新能源車占比才僅6%,反倒是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高逾1,600萬輛、15年以上車齡車輛至少700萬輛。因此,以舊換新已無疑成為未來大陸車市實現高質量增長主驅力。

按以舊換新政策,年汽車報廢量將從去年的756萬輛倍增至2027年的1,500萬輛,2027年二手車交易量亦將較2023年增長45%;其他方面,陸電視、冰箱及洗衣機等品類家電保有量至少30億台,智能家居及家電設備更換需求潛力無窮;據估計,汽車、家電及智能家居以舊換新,為陸消費每年至少迎來萬億以上人民幣替換需求。

(三)低價商品扮演最重要成功關鍵因素
以舊換新政策能否成功必需蘿蔔棍棒並舉,除法令要求外,價格是否夠便宜,絕對是廠商是否願意投資及消費者會否願意加速換新的主誘因,因此除價格便宜外,也需要真金白銀的政策補貼與優惠及各式各樣的便利性支持。

或許從美國角度看,第二次中國衝擊的補貼與低價,只是大陸當局為提振市場信心所不得不採的消極作為;但從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內容看,便宜與補貼正扮演新一輪設備與消費品更新行動下,促消費、振經濟及完成全鏈條廢物利用、產業標準引領與產業升級不可或缺重要拼圖。

況且,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比起大陸當前所謂的產能過剩議題,美國可能更關心,隱身產能過剩議題背後,長久以來,美國所一手壟斷的供應鏈遊戲規則已漸被陸企改變與主導。

美無法接受遊戲規則被陸企改變

此前,美國始終掌握供應鏈附加價值最高的品牌及市場與行銷環節,再將生產外包給台陸資企業,為此Apple才能以45%毛利率,掌握智慧手機市場一半營收與八成獲利;反倒是兩大組裝代工廠,鴻海及立訊等之毛利率才僅6%~10%。凡此說明,第一次中國衝擊不僅助力美企確保品牌地位,甚至台陸企的低廉代工價格,已成為美企面對市場低價競爭時的最佳緩衝(先砍台陸企的代工價格)。

既然大陸產能過剩、輸出商品愈廉價,愈有利美企強化自身競爭優勢與品牌地位;那為何葉倫到訪中國,反直言批評第二次中國衝擊的產能過剩與低價商品輸出議題?且值玩味的是,美國既已明確表達擔心產能過剩問題,卻又為何一點也不在乎台積電廣赴美日歐建廠,鴻海及立訊等在東南亞及印度擴增組裝生產線,會否也會潛藏產能過剩隱憂。

顯然產能過剩只是美國的假議題;此前,全球供應鏈各安其位、完全互補、共存共榮,因為美企完全主導所有產業標準與市場訂價話語權,陸台企只能乖乖負責所有附加價值比較低的代工製造環節;而今,隱身第二次中國衝擊背後的陸企低價競爭,卻完全打破,長久以來美企所一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遊戲規則。

大家應都還記憶猶新,美對華為制裁以前,華為不僅拿下5G產業標準話語權,更且,已擠下Apple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此後,大陸手機品牌不僅橫掃新興市場六成以上市占;陸車企更已完全實現,品質不輸歐美但性價比卻明顯超越優勢。


大陸手機品牌橫掃新興市場六成以上市占。圖為今年二月,華為發表新一代小折疊旗艦手機Pocket 2。

因此,表面上美國表達的是對大陸產能過剩的不滿與批評,但實質上美國更無法接受的是,全球供應鏈遊戲規則已漸被陸企主導與改變;是以,比起大陸的產能過剩與低價商品輸出議題,我們更應關心陸企在成熟產業已然崛起,及以舊換新政策對陸今年經濟增長的正面激勵作用。


上一篇打通堵點
下一篇含金量